TaN是芯片制造中常见的薄膜材料,它与TiN性质和作用有相似之处,今天我们就系统介绍一下TaN薄膜的性质、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知识。
TaN是什么?
TaN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氮化物。过渡金属氮化物还包括:TiN、CrN、HfN、ZrN等
物理性质
高熔点:TaN熔点高于3000°C,它能适用于高温环境。
高硬度:TaN是一种非常硬的材料,硬度可以达到30 GPa以上,是金刚石硬度的一半左右,是金属铜硬度的20倍。
高密度:约为16.4 g/cm³。
高热导率
化学性质
TaN化学惰性强,在腐蚀性气体和液体中不易被腐蚀,且在高温下也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。
TaN薄膜的结构?
TaN薄膜根据Ta与N的含量不同,有多个不同的组成形式,常见的有TaN,Ta2N,Ta3N5,Ta4N,Ta5N6等。随之而来的他们的晶体堆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其结构可以是体心立方结构(bcc),六方结构(hex),面心立方结构(fcc)等。
TaN薄膜的电性能?
TaN薄膜的电性能会根据氮含量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。含氮量越小,导电性越强。
当TaNx,x<1时:通常具有接近于金属的较低的电阻率。
当TaNx,x≈1时:TaNx薄膜是半导体性或绝缘性的。
当TaNx,x>1时:TaNx会形成非晶相,导致薄膜的电阻率显著增加。
TaN薄膜如何制备?
一般有以下方法可以制得:磁控反应溅射,电子束蒸发,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(LP-MOCVD),等。
本文以反应磁控溅射为例,通过调节氩气(Ar)与N2的比例,来控制TaNx中x的大小。氩气作为惰性工作气体来产生等离子体,它能够将Ta靶材的原子“敲掉”。而氮气(N2)作为反应性气体,它与溅射下来的Ta原子结合,形成TaN薄膜。
当氮气比例较低时,溅射下来的Ta原子中只有一部分能与氮原子反应形成氮化钽,导致薄膜中钽的含量相对较高,则导电性较好。
当氮气比例较高时,溅射下来的Ta原子有更多机会与氮原子反应,氮的含量超过了钽。这样的薄膜会有较高的电阻率,表现为绝缘或半导体性质。
TaN在 半导体中的应用?
在集成电路(IC)制造的后端互连过程(BEOL)中,Ta/TaN薄膜用作铜互连的扩散阻挡层和粘合层,主要是为了防止铜原子扩散到硅基底或介电层中。铜原子的扩散会大大影响芯片的性能。
在精密的薄膜电阻器中,TaN运用十分普遍,比镍铬合金具有更大的耐湿性能。
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