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纯稀有金属材料
解决方案提供商

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晶圆TiN薄膜详解

2023-09-12 10:30 

      除了TiW薄膜,还有一种薄膜以其良好的导电性、化学稳定性和作为扩散阻挡层而著称,它就是TiN(氮化钛)。那么TiN薄膜有哪些优秀品质?在半导体制造中又有哪些应用?TiW薄膜又是如何被制造的呢?


 
TiN的物化性质?
 

 
理性质:
       外观:金黄色
       硬度高:TiN是一个非常硬的材料,其硬度接近天然金刚石。
       可导电:TiN是一个良好的导体,不是绝缘体哦。
       熔点高:TiN的熔点高达2930°C,使其在高温应用中保持稳定。
       折射率高:TiN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折射率。
       热导率:虽然TiN的热导率不及纯金属,但依然导热性较好。
 
化学性质:
       耐腐蚀:TiN在室温下对大多数化学物质是稳定的。
       耐氧化:在常温下不氧化,在氧气氛围中800℃以上会被氧化为TiO2(白色固体)。
 
TiN薄膜的应用
扩散阻挡作用
       为什么担心金属扩散问题?铜的扩散到硅中会修改硅的电性质。它可能会在硅中形成深度能级,从而增加器件的漏电流;铜原子的扩散可能会改变硅中的掺杂浓度,导致原本设计的PN结被"阻断",使得该结不能正常工作。因此当引入金属铜作为互连材料时,必须确保这些金属原子不向硅或其他下层半导体材料扩散。
 

 
       TiN的结构密度高,这意味着它具有较小的晶体结构缺陷和孔隙,使得金属原子很难通过。这种高密度结构为铜原子提供了一个难以穿透的物理屏障,防止其扩散到其他材料中。
 
形成接触层
       当氮化钛(TiN)与硅(Si)接触并在高温退火时,在TiN与Si的界面,TiN可能会分解,释放出Ti。当这些Ti原子接触到硅时,它们与硅原子结合,形成硅化钛。硅化钛是一个低电阻材料,它被广泛用作源/漏接触的形成,因为它可以为晶体管提供一个低接触电阻的界面。
 

 
TiN薄膜如何制作?
物理气相沉积 (PVD)
溅射沉积:氮气和钛靶在高真空中一起使用。等离子体轰击钛靶,当这些钛原子与氮气相遇时,它们形成TiN并沉积在待处理的基片上。
 
原子层沉积 (ALD)
 

 
ALD是两个或多个化学前驱体的交替脉冲。每个脉冲都会产生一个单原子层的沉积。对于TiN,一个钛前驱体和一个氮前驱体的交替脉冲。
钛前驱体:TDMAT,TiCl₄
 
氮源:NH₃
 
TiN与TiW薄膜有什么区别?
TiW:钛钨是一种抗反射涂层,在光刻工艺中尤为重要,因为它可以减少底部反射。此外,它具有较好的附着力。
TiN:氮化钛经常被用作铜互连中的扩散阻挡,在需要高度防止金属迁移的应用中,TiN比TiW的阻挡效果更好。

热点推荐